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网教不停学】尹睿老师如何基于“中国大学MOOC+砺儒云课堂SPOC+通讯工具”做好混合式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新闻报道2020-02-29 18:03:23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编者按:本篇推送介绍的是我校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尹睿副教授《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实验》课程的在线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砺儒云课堂和QQ群,实现基于“中国大学MOOC+砺儒云课堂SPOC+通讯工具”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课程与授课教师简介

 image.png

尹睿,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现为中国大学MOOC《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主持人、中国大学MOOC《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信息素养——学术研究的必修课》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主讲教师。两次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广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课程名称: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学时:32学时

选课人数:76人

在线教学资源:中国大学MOOC《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cnu-1205984818

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生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学专业2018级师范生,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强。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学专业一门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课程教学融合发展的前沿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课程教学融合的方法,并联系实际,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践,从而增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意识,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能力,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小学课程教学的新思维。

选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及其特点与优势

本课程主要是以中国大学MOOC+砺儒云课堂SPOC为主,辅以QQ群开展教学。

中国大学MOOC《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一门适用于广大高等学校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一线小学教师学习的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图1:课程首页.jpg

补图1.png

针对当前形势的基本教学思路

针对当前形势,本课程主要采用“MOOC+SPOC+通讯工具”的混合式教学思路,如下图所示。

 补图2.png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我们每周提前发布专题学习内容,包括学习指南、导学问题、授课视频、教学课件、拓展资源、单元测试、实践作业和讨论问题。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专业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需求,在中国大学MOOC《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沿进展,以“应用驱动”和“创新引导”为理念,砺儒云课堂SPOC增设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内容、资源和活动,实现课程的灵活重构,更好地满足本校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实时且有针对性地指导本校学生的学习,教师结合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课程实施进度,在砺儒云课堂SPOC每周设定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任务和导学学案,给予学生明确的导学指导。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QQ群进行实时答疑和异步交流,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

主要教学环节

本课程按照“学案导学—任务驱动—自主学习—问题研讨—实时答疑—实践训练—评价反馈”的过程进行教学。

1. 课前:教师设计导学。

  课前,在砺儒云课堂SPOC发布“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任务”和“导学学案”,指明学生本周需要学习的内容清单、资源链接和完成的讨论、作业,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目标预期。

 图2:砺儒云课堂.jpg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在线学习,我们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布“学习指南”,给予学生在线学习方法建议。

图3:学习指南_1.JPG

2. 课中:自主学习—问题研讨—实时答疑

  课中,学生根据导学学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有针对性地观看授课视频、教学课件、拓展资源,参与讨论区的问题研讨,自主完成单元测试,限时完成导学学案。

图4:课程内容与资源.jpg

 

图5:授课视频.jpg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关联,每周的专题内容学习都设计了一个导学问题,通常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情问题,或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问题,又或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等,旨在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调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若有疑问,可以随时在QQ群提问,教师给予及时解答。教师也会在平台及时查看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如:浏览视频、参与讨论、完成导学案和测验),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给予统一反馈。

3. 课后:实践训练—评价反馈

 课后,学生在线下按照学习任务和作业要求,自主完成实践训练,并上传到中国大学MOOC平台(对于拓展作业,则上传到励儒云课堂SPOC),参与作业互评。教师遴选优秀作业,在砺儒云课堂SPOC发布,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点评反馈,为学生的作业完善提供示范。

开展线上教学的建议

线上教学的平台和工具纷繁多样,每个平台和工具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在线教学并非一场“技术秀”,平台和工具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平台和工具只是为在线教学提供了可能条件,关键在于是否能切实满足教学需求,有效支持学生学习。

在线教学对师生而言都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导学设计、问题设计、任务设计等。尽管师生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面对面交流,但是它是教师“教学存在”的一种有力体现,使得教师的指导“润物细无声”;它也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帮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在线学习环境中尽快确立“学习锚点”,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