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第59期教学创新工作坊“大学课堂高阶思维培养之应能和可行”顺利举行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新闻报道2022-11-15 10:43: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第59期教学创新工作坊“大学课堂高阶思维培养之应能和可行”顺利举行

11月10日下午,第59期教学创新工作坊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举行。本期工作坊以“大学课堂高阶思维培养之应能和可行”为主题,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校内外共有1000多位老师参与了本次线上工作坊。本次活动也是学校第四届教学节“创新引领、一流教学”教学创新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一。

微信图片_20221125104631.png

穆肃首先从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引入主题,指出当前大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及“以练习为主”的讲练模式。在这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以听为主,不作输出,思考方式比较简单,在此阶段学生高阶思维发生的可能性不高。她指出,大学课堂中存在的矛盾在于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状态之间的矛盾、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学生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

接着,穆肃运用雷斯尼克提出的高阶思维关键特征对高阶思维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她指出,高阶思维比较重要的特征是非算法的、无法预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发生、演变的,这一过程往往很复杂,通常涉及不确定性,需要进行思维过程的自我调节,所以高阶思维的发生过程是相当费力的。因此她将高阶思维总结为: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

微信图片_20221125104634.jpg

穆肃详细分析了大学课堂可以进行高阶思维培养的条件,即高阶思维培养的“应能”,包括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较好、低阶学习目标达成的渠道多样、大学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大学课程教学评价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大学教师学习经历多样、大学课程教学资源丰富等。

微信图片_20221125104637.jpg

随后,穆肃分享了高阶思维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即高阶思维培养的“可行”。她提出,首先应转变学习目标及教学实施方式。教学任务应从低阶目标达成转变为高阶目标达成,学习目标应从知识技能掌握为主转变为能力培养,教学实施过程应从高密度知识讲授转变为有深度的交互式学习,课堂学习应从输入为主转变为输出为主。其次,应合理设计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来强化自我引导和控制。一是减少学生对权威的依赖和对唯一答案的追求,二是设计问题解决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她强调,高阶思维的培养方式和可用途径都需要在实践中由老师引导进行才能发挥作用,不能只依靠学生自发探索和自我养成。

微信图片_20221125104640.jpg

穆肃还通过两个教学案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思维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活动最后,穆肃对大学课堂教学做出了期待和展望:大学课堂既要有深度、温度、又要有广度、效度。有温度才能吸引学生为深度做投入,有效度才能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和探索,希望每一位老师都有精彩的教学课堂,培养出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和水平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