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第35期木铎教师沙龙“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顺利举行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新闻报道2022-12-18 10:17: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第35期木铎教师沙龙“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顺利举行

12月15日下午,第35期木铎教师沙龙“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素宁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千陌老师担任主讲嘉宾,校内共有70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沙龙。本次活动也是学校第四届教学节“创新引领、一流教学”木铎教师沙龙系列活动之一。

图片3.png

刘素宁从个人学习与成长经历讲起,分别分享了自己参加高考、考研和读博的求学经历。他认为,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坚持学习,及时寻求导师的帮助。刘素宁强调了文献阅读、独立思考、敢于批判以及团结合作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图片4.png

随后,刘素宁以他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后工作经历,以及在华南师范大学参与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成立,分享了在工作历程中获取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即工作中充分利用时间,端正工作态度;教学上真心对待学生,创建互相成就的师生关系;课题上认真思考,善于总结和深挖,积极提出新想法。刘素宁还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及其价值和意义,并以两个代表性成果为例,说明每一项课题的完成都需要用心,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图片5.png

最后,刘素宁结合自身硕博、博士后以及入职后科研工作的经历,从课题选择、时间管理、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为青年教师发展与成长提供个人建议。

图片6.png

王千陌则基于人文社科的独特性,结合学术研究和个人体会分享了他的成长经验。

图片7.png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青年教师必然会遇到学术方向的选择问题,以及自身学习基础与工作要求的矛盾,他表示可以从“打井”、“挖坑”以及“漂流”三个方面平衡这一问题。“打井”是专注于某一领域、某一学派、某一人物的研究;“挖坑”是广泛涉猎,甚至是交叉学科研究;“漂流”主要是抓住主流热点。三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王千陌建议先“打井”,再“挖坑”,后“漂流”。

图片8.png

关于科研项目问题,王千陌以自身申请项目的经历,对各类文科项目的申请提供了建议。他认为,项目选题是重中之重,要结合国家发展趋势,根据自身学习基础,总结学术热点进行选题思考。项目申请书能够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学术功底,因此项目申请书的书写不仅需要注重框架结构,还需要注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体现出经典性、时代性以及人物性。此外,王千陌强调项目申请书应一事一议,尽量避免“一书剪裁多用”的情况。

关于教学,王千陌认为参与教学对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有益的。讲授本科生的课程有利于青年教师系统梳理和加深对某一领域的认识,而讲授研究生的课程则能让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研究融入到教学,拓展课程的深度。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参会老师们积极提出切身实际问题,与刘素宁、王千陌探讨了文献阅读方法、文章发表、项目申请、学科交叉研究等问题。沙龙活动气氛活跃,得到了参与活动老师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