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优师讲堂(第7讲)——“科学探究视角下的化学教研与论文写作”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新闻报道2023-11-24 12:34: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11月22日下午,第7讲“优师讲堂”在大学城校区教学楼6403课室顺利举行。为了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及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未来教师队伍,帮助师范生通过优秀老师的教学案例分享了解优秀教学案例与技能,提升教学技能,实现教学相长,此次活动以“科学探究视角下的化学教研与论文写作”为主题,邀请来自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的黄泰荣老师进行分享。


图片1.png

图 1 同学们认真听讲

本次讲座,黄泰荣老师运用亲切的语言风格、有趣的课堂互动及大量的自身例子,由浅入深,形象具体地从科学探究的视角讲授如何进行化学教研和论文写作。在场同学听得聚精会神,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纷纷用纸笔或者用相机记录下精彩时刻。

首先,黄泰荣老师指出“论文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写出来的”,因而提出问题是第一步。在此环节,他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及设立“有奖竞答”环节,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基于文献“变量”选择课题的重要性及思维过程,提出在研读文献过程中通过发现相互矛盾的结果、改变研究对象、改变研究学科、改变研究方法、介入不同的干预因素五大具体步骤可帮助我们确定选题。同时,他根据自身投稿经验摸索出在论文写作中应注重“背景——文献——课题”的逻辑链。他以《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科可行素养的系统构成研究》为范文,讲解论文书写格式,分别是交代研究背景——梳理已有文献——提出研究课题。在文献综述部分,他强调不要使用“谁说了这么”这类格式,而是要自己进行概括并注意用语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其次,黄泰荣老师引用王唯学者的观点——提出假设需要注意课题“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要基于课题“变量”形成假设。形成假设后,按照“问题——内容——方法”的逻辑链,基于核心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图片2.png

图 2 同学举手回答收获书籍

然后,黄泰荣老师在实施计划环节提出同学们应掌握内容分析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扎根理论等一般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根据研究内容掌握特定领域的研究范式。为实现上述目标,他建议同学们要学会从文献中总结特定领域的研究范式,或者寻找有关研究技术问题的答案。同时,他强调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注意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距,注重研究对象及方法的品质要求,例如面对中学生要多印问卷,做好因其学业繁重胡乱作答导致大量无效问卷的准备。

随后,黄泰荣老师讲解至关重要的收集证据和解释与结论两个环节。在收集证据环节,要基于定性视角和定量视角,注重数据图表的规范性和简洁性。在解释与结论环节,他详细展示如何从定性和定量视角进行数据分析,并推荐硕士论文的写作范本《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指出要注重“结果-案例-评述”逻辑链。

在最后的反思与评价环节,黄泰荣老师指出要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研究启示,注重“结论-启示-案例”逻辑链,最好把每个启示的内容凝练成小标题。

在讲座即将结束之际,黄泰荣老师提出本次讲座最基础却重要的观点——教研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所以发现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片3.png

 3 黄泰荣老师送给同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