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第72期教学创新工作坊“课程教学创新与一流课程建设——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
12月6日下午,第72期教学创新工作坊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教师发展中心308室举行。本期工作坊以“课程教学创新与一流课程建设——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为主题,邀请化学学院孙艳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孙艳辉结合《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案例,从“课程简介、建设举措、建设成效、创新特色”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向与会老师分享打造一流课程的成功经验。
首先,孙艳辉指出要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支撑一流课程建设。她详细回顾了《物理化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如何建设成为一流课程的过程,从线上慕课教学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不断更新迭代,先后获评“省一流混合式课程”“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国家一流课程。孙艳辉特别强调了建设一流课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例如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如何与学科前沿衔接、如何加快课程数字化建设,为今后实现课程创新指明了重点与方向。
其次,孙教授详细介绍了《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建设举措。她认为,必须明确课程的总体设计,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搭好课程建设的框架,实现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统一。她指出课程资源建设要注重专业特色。以线下课程为例,尤其要注意依托学院科研平台,建立创新实验实践基地。在线上课程中,除了设置课件与资源、测验与作业、考试与讨论等基础板块,加入了“章节知识体系建构、课程思政板块、科学前沿文献“等板块,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孙教授强调,打造一流课程还要开展多元混合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资源混合、理论与实践混合、经典理论与科学前沿混合、教学与科研混合“,通过多种融合方式,加上打造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达到教学创新与传授知识的双赢目标。
最后,孙艳辉简要概述了《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建设成效,并由此总结了打造一流课程需具备的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注重专业特色;注重知识体系构建,融合学课前沿;融入思政教育。孙艳辉强调,要实现教学创新,必须把拟开展的工作重心放在虚实融合、数字赋能上,尤其是要构建课程的知识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
此次工作坊为教师们在课程教学创新与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参与教师与孙教授展开了热烈互动,询问了很多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期待能够将所学的教学理念和技巧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中,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