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活动报道】中心举办第47期木铎教师沙龙“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新闻报道2024-10-30 16:20: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活动报道】中心举办第47期木铎教师沙龙“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

 

10月24日中午,第47期木铎教师沙龙在石牌校园教师发展中心303室顺利举行。本期沙龙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为主题,由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人苏斌原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校内共有30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期沙龙。

活动中,苏斌原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案例分析,结合心理学专业的数据统计、模型分析、诊断与治疗等,探讨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image.png

苏斌原首先以一个心理测试开场,他请在场老师们观察两幅风景图片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些不同的感受反映出特定图片对个人心理状态会产生影响,其中可能含有对潜在心理危机风险的提示。与此同时,这些不同的感受也映射出个人成长经历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影响,即家庭环境、成长背景中的远端因素(如父母的期待、家族的宠爱或忽视)和近端因素(如近期的压力、朋友的支持)都能塑造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积极的成长经历对个体有正面影响,创伤经历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他指出,积极寻找适合的心理“容器”,可以更好地处理挫折和失败,增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image.png

随后,苏斌原针对四位大学生在考试前不同的心理状态,讨论了如何识别和应对他们可能出现的情绪障碍问题,特别是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以及因过高期望和压力引发的情绪问题。他强调,这些情况应区别对待:对于需要专业精神科帮助的双向情感障碍学生,建议就医;对于自己有过高期望和压力的学生,推荐持续的心理咨询;而处于特定压力环境(如考试前)的学生,可能仅需短期情绪调节。因此,及时识别学生的情绪波动并适当干预非常有必要。

image.png

接着,苏斌原列举了关于大学生心理现状的各类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有数据表明,选择退学或休学的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占有较高比例,还有不易被发现的抑郁症和情感障碍症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和个人成长。针对不同情况的案例,苏斌原表示,在观察和应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时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和持续关注,包括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自我展示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人规则和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冲突等。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休闲活动,如听歌、洗热水澡、进行适量运动等,通过身体的放松和调节来舒缓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image.png

最后,苏斌原通过与在场老师们讨论漂流体验来说明人生遇到困境和挑战时的各种选择,从而引出大家对大学生复杂心理的探讨。他表示,青少年的思维还不成熟,易做出冲动行为,遇到问题时需要获得及时的心理疏导,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帮助,同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也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