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活动报道】“智能升级 何以为师:华师教育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第4期(教学创新工作坊总第93期)顺利举办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新闻报道2025-03-24 17:30: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活动报道】“智能升级 何以为师:华师教育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第4期顺利举办

 

3月20日下午,“智能升级 何以为师:华师教育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第4期在我校教师发展中心303室顺利举办。本期活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国胜,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兼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红主讲。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楚鸿主持活动。


image.png

王楚鸿副主任主持活动


image.png

胡国胜教授作专题讲座

胡国胜以《价值引领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为题,分别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实图景、发展机遇、问题挑战以及价值引领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实图景,指出发展人工智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器,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推进。接着,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机遇,胡国胜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为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包括教育模式正从“师—生”二元传递向“师—机—生”三元协同转变,教育评价从“滞后单一”迈向“实时多维”,教育资源从“静态整合”转为“动态生成”等。随后,对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探讨了智能应用中产生的教育异化、数据泄露、治理失序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引发的危机和困境。为此,他明晰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价值引领的方向,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创新教育、情感教育和伦理教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规范媒介,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智能引领”,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立法保护教育安全;构建透明可控的数据安全治理和监管体系,通过制度设计与技术赋能双向驱动助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最后他强调,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核心价值,充分发挥其在规模化、个性化和教育民主化方面的优势,从而构建以人为中心、人工智能为助力的新型教育生态。


image.png

王红教授作专题讲座

王红以《人工智能助力教师队伍新发展》为题,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可替代的素养能力,以及教师发展的着力点。她首先通过一个趣味调研与现场的老师们互动,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了影响教师受欢迎程度的各种因素。随后,王红阐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指出人工智能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真正改变并重塑教育的形态,提升教育的温度、精度和深度,让教育更美好。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变化,她认为,教师要在人工智能不可为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例如用情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多变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内在道德准则,培养合作精神等,好的教师应该会设计、懂诊断、有温度、爱学习。智能时代,相比于知识传授,创新设计、情感联结、价值观引领才是教师不可替代的素养能力。关于教师发展的着力点,她指出,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师应积极构建价值、技术、学科、教学、学习“五维能力”。她通过多个案例分享,展示了教师如何善用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模式,从而提升教师核心竞争力。同时她也强调,要警惕技术依赖,教育基础、教学基本功不能丢。最后,王红展望了未来教师发展的图景:未来教师将是技术与人文的“双核驱动者”,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做不可替代的“人机协同伙伴”。

image.png

我校教师在线下参与本期活动

本系列通识课自推出四期以来,一直受到校内外教师的热切关注,线上观看直播已近12万人次。后续讲座将继续聚焦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与广大教师共同探索智能时代教育的无限可能,欢迎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