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漫谈 »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漫谈2017-05-23 09:50:00来源:高等教育研究点击数:收藏本文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

摘  要:加拿大许美德教授认为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学习自由、大学自治的模式,另一种是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为国家服务的模式。这实际上涉及中西大学的价值观。我认为,大学的价值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同时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图片1.jpg

顾明远教授和许美德教授在北京书展的交流

大学的两种模式

在2016年国际书展上,我与加拿大许美德教授进行了对话交流,许美德教授在谈到她主编的《东西方高等教育碰撞》一书时,说世界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的模式,一种是中国的模式。她说:“很多西方高等教育比较学的专家,以为只有一种大学模式,以为所谓全球研究型大学的来源只是欧洲的大学。但是在世界史上,大学确实有两个主要的模式,一个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另一个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比欧洲中世纪大学早一千多年,两者都有它重要的价值观。比如中国方面,科举是为国家服务的,士大夫是属于国家官僚制度的,为国家工作,是公务员。但是欧洲本来就非常讲究自主权,学习自由和大学自主权有法律的保护,国家不能干扰,这就是中世纪时代欧洲的大学。但是到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新国家形成的时候,法国还有其他的国家受到中国的影响,比如我们看看法国的大学,他们是属于政府的体系,所有的教授都是公务员。所以确实可以说有两种这样的模式。”这段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她说的是大学的模式,并谈到这两种模式背后的大学价值观。从表面或形式上来看,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差不多,大学里设学院,有各种文理学科,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似乎都一样。中国大学的模式也是从西方引进的,机构和教学,科研都有共同性。但是隐藏在大学背后的价值观却有很大的不同。

大学的价值观是什么

大学的价值观是什么?怎么确定的?有没有发展变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大学的价值观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从价值观出现的形态来说,许美德教授把它分成两种模式,这种分类是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以及大学的起因说起的。但是从大学的功能发展来看,大学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形态,远远不止这两大模式,而且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着的。自从欧洲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大学的价值观也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而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国大学的价值观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1.国外

中世纪的大学原本是一群学者自主组织起来研究学问的地方。那时民族国家尚未建立,社会活动主要由教会控制。虽说学者能自由活动,大学甚至有许多特权,但教会的影响很大,许多大学的建立都得由教皇批准,违反教义的要受到教会惩罚。特别是大学的神学院,主要培养圣职人员。那时还没有公务员,但圣职人员是由教会供养的,是为教会服务的,也可说是教会的公务员。只有等到宗教革命以后,大学才逐渐摆脱教会的控制。从这个意义来讲,中世纪的大学也不是完全自由的。

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欧洲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大学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大学再也不能躲在象牙塔之中了,大学逐渐被工业财团所控制,为发展工业服务。只要看一看西方的大学,哪一所名校不是有大财团的资助?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始终要求大学为国家利益服务。大学在学术上是自由的,但它的职能是服务于国家的。这与中世纪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在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大学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神学家亨利·纽曼虽然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反复强调,大学不是传授实用知识,而是培养人的智能,但是扭转不了“新大学”运动,英国一批新大学随着工业发展而兴起。德国洪堡大学就是在普鲁士寻求独立统一时建立起来的。至于法国大学教师的公务员制是不是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还值得考证研究。但它是在拿破仑建立专制帝国时建立起来的,它的价值观充满了国家意志。美洲大陆的大学又与欧洲大陆有不同的价值观。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欧洲移民初到美洲,他们首要的任务是通过自由竞争开拓疆土,因而自由主义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最早成立的9所常青藤学校都是私立的。大家都知道的达特茅思诉讼案,当时州政府想把该学院收归公有,遭到学院的强力反对,诉讼到最高法院,最后达特茅思学院胜诉。其背后的价值观就是自由主义。这与欧洲大陆的大学价值观又有许多不同。

大学价值观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的。随着赠地学院的建立和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服务意识的确立,美国大学的价值观又发生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州立大学,已经把服务州的发展作为大学的主要价值观。

2.国内

中国的大学是从西方引进的,但它一开始就与西方起始办大学的宗旨不同。它是在中日甲午战败以后、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为的是救国图强,重点始终在为国家服务上。1904年1月13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开宗明义提出:“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充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期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以后,君主制度废除,共和政体建立,大学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民国初期,1912年10月政府发布关于大学教育的第一个通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1922年学制改革,1929年4月26日国民政府公布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产,延读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及,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年7月26日公布的《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应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民族的独立和发展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教育部提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大学的价值观就是根据这个总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建设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教育的价值观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率先发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并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提出要加速发展科学技术。于是80年代初,学界就提出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而且要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近些年来,中国大学在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术自由和科技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3.新时期大学价值观变化

西方大学进入20世纪以来,大学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二战中,大学科研为战胜法西斯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大学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阵地。因此,世界各国大学的价值观总体上正在日益趋同。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还承担着人类共同命运体可持续发展的使命。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指出,高等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应该有更为广阔的目标,如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文化传播,消除贫穷、偏见、暴力、文盲、饥饿、环境恶化以及疾病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召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强调面对当前和未来全球挑战的复杂情况,高等教育肩负着增进人们对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各方面问题的理解及其应对能力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应引领社会,创造知识,以应对全球挑战,特别是来自食品安全、气候变化、水资源、跨文化对话、可再生能源和公共健康方面的挑战。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当前和将来提供可靠的技能,而且也应为培育有道德的公民做出贡献,应担负起构筑和平、捍卫人权及民主价值观的责任。当然,在这种大学价值观趋同的情况下,影响各国大学治理和发展的张力并不完全相同。伯顿·克拉克在1983年提出了协调高等教育系统的三大势力,编制了一个三角形模型,三个角分别是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市场。这三种势力的张力在各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英国的老牌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与后来建立的新大学在三大势力的张力中就有很大的不同。后者中市场的力量就大于学术权威的力量。各种张力的不同也体现出大学价值观的不尽相同。

作者的观点

但是我认为,协调高等教育系统除了这三种势力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势力,这就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的价值观无论是服务于国家,还是个人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所以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在人的发展要求上,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东西方文化确有很大的不同。东方文化把人的发展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培养人的德性,是一种伦理文化。西方文化重视人的个体的发展,是一种个体文化。这种不同,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的价值观。中国的大学,很难说是继承了中国科举制度的价值观,但中国的高考制度确实受到中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影响,因而人们在观念上、心理上确有科举制度的阴影。在大学的治理上和培养目标上,政府权力的张力确实大于学术权威和市场的张力。这也许是许美德所认为的与西方大学模式不同之处。

许美德教授把大学的模式追溯到大学发展的源头上,分析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大学发展的模式不同,大学的价值观不同。这就提醒我们,在研究和规划大学的发展时,不能忽视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张力。今天我国建设一流大学也不能忽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认真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紧跟时代的步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0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UNESCO.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 [EB/OL].[2017-01-22].

[3]熊建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J].世界教育信息,2009.(9):23-27.

[4]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