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漫谈 »

石中英:学科排名的几点认识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漫谈2019-03-04 10:24:15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石中英:学科排名的几点认识


12月2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届年会暨重构教育评价体系高峰论坛上,石中英发表了《学科排名的几点认识》的主题演讲。

他对大学“学科”、评价、排名、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权威解读,并提出目前的学科评估和排名,作为一种学科的外部评价体系,理论和方法上并不完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学科排名,人们应该超越功利主义的态度,努力地反思学科排名所存在的问题,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学科排名。

以下为演讲全文:

学科排名的几点认识

刚才陈平原教授说国内外大学排行榜不太可信,学科排行榜还是可信的。其实,学科排行和大学排行一样,也有许多的不足。下面我就讲讲对于学科排行的几点认识。

一般而言,学科是学者的精神家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这些年大学排行榜风靡的同时,大学里的学科排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同大学排行榜对大学发展的导向作用,学科排名对学科建设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大。校长重视大学排名,院长们重视学科排名。一些校长们将大学排行的上升当成是大学建设的目标,一些院长们也将学科排名的上升当成是学科建设的目标。现在高中生上大学、本科生考研究生,不仅要看大学排行,也同时要看学科排行。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选择一流的学科有时候比选择一流的大学更重要。当然,最理想的状况是考生能够有机会上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

学科排名究竟排的是什么?

大学排行评价的对象是大学,学科排名究竟排的是什么?学科排行评价的对象当然是“学科”。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学科”究竟是什么呢?很多人却并不清楚或者不十分清楚,包括一些搞学科排行的人。在教育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由“学科”组成的词语,如“一级学科”、“学科建设”、“边缘学科”、“学科交叉”、“学科评估”等等。有些用法中“学科”的内涵比较明确,如“边缘学科”“学科交叉”等,指的主要是某些制度化的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但是,有些用法中的“学科”概念就不是很清楚,如“学科建设”“学科评估”,要建设、评估的究竟是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实际上,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关于学科的定义也不同。有人把“学科”等同于培养人才的“专业”,如“学科是大学的细胞,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这里的“学科”只能被理解为“专业”;有人把学科作为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和研究领域,如大学老师常谈论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等;有人把学科理解为“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科目或学习科目”,这个就比较窄;有人把“学科”定义为“学科是一个由学者、学生、学术组成的共同体”,强调学科内部的人际关系;还有人把“学科”理解为“大学进行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在这个意义上,“学科”就是“学院”,承担大学功能的基层学术组织,这个理解是有问题的。从这些分析来看,关于“学科”,有几个基本的内涵:a.某个知识体系及其研究领域;b.根据社会职业领域所设立的人才培养的专业;c.由学者、学生、学术等组成的教学和学术共同体。

“学科”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要对“学科”进行评价、排名,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所谓“排名”就是评价主体使用统一的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或者是区分等级,像A+、A、A-、B+、B、会B-等等。首先,如果对作为某个知识体系及其研究领域的“学科a”进行评价和排名,其主要评价内容就应是大学在某个知识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学术表现,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研究的条件、项目、成果、获奖、影响力等。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大学里的学科,其核心功能是培养人才,而非科学研究,这即便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也不例外。如果在学科评估和排名中过度关注“学科a”,可能并没有反映大学学科的本质和价值追求。其次,对作为大学里某种人才培养专业的“学科b”进行排名,评估比较的对象就是不同大学在相同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的培养条件、能力和质量。这显然与对作为某个知识体系及其研究领域的“学科a”的评估和排名在内容、方法和指标上有很大的不同。再次,如果要对作为由学者、学生、学术等要素组成的教学和学术共同体的“学科c”进行评估和排名,其内容和指标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应反映“教学和学术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如学术传统、共同愿景、制度规则、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等等,以区别“好的学科共同体”与“差的学科共同体”。所以,对“学科”概念的理解不同,学科评估和排名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指标体系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几种不同的学科评估和排名从其评估内容、指标体系和权重的分配来看,也说明了它们对“学科”内涵、性质、价值等理解上的显著差异。

从2018年QS学科排名的指标来看,主要包括了“学术声誉”、“雇主评价”、“论文引用数”以及“论文/研究的影响力”四个一级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中三个与学术及其成果评价有关,只有一个“雇主评价”与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有关。四个指标与人才培养条件、过程如招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师生互动等没有明显的关联,与上面所说的作为共同体的学科传统、愿景、制度、关系等也没有任何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基于2018年QS的学科评价指标,它所理解的“学科”主要还是作为一个知识或研究领域,排名所考察的主要是该学科的研究声誉和学术表现。除了指标设定上偏重科研表现外,QS在进行学科排名时还偏重英语发表,这里面显然存在着学术发表语言的歧视,并且明显地有利于提升英语国家大学学科的排名,这也引起了非英语国家的强烈批评。

以我曾经服务的北师大教育学部为例,前些年北师大教育学部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在500篇以上,但是其中的英文发表只有几十篇。这就意味着,北师大教育学科每年是以区区几十篇英文论文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教育学科进行比较、排名,几百篇的中文论文发表完全不被计算在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道理很简单,学术创新的水平不能以其发表的语言来决定。在这方面,QS的评价内容和排名办法显然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比较起QS的学科排名而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的第四轮学科排名要合理一些。它基于对现代大学四项基本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认识,构建了“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体系,并且特别突出了“人才培养”在整个学科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不过,如果细看该学科评估在“人才培养质量”下的二级和三级指标,也会发现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一级指标“人才培养质量”的二级指标有三个: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培养过程质量”又包括“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和“学生国际交流”三个指标。其中,“课程教学质量”的考察指标是:“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按省做标准化处理)及军队教学成果奖;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这里面存在着不少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衡量一个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指标究竟应当包括哪些?用这些为数很少的、竞争性的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评价、比较各个大学各个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操作性指标是否合适?这种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操作性定义又会对学科专业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导向作用?我个人的看法是这里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下一次学科评估中加以认真和充分讨论。

理性对待学科排名

所以,目前的学科评估和排名,作为一种学科的外部评价体系,理论和方法上并不完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学科排名,人们应该超越功利主义的态度:对我有利的就支持,对我不利的就批评,努力地反思学科排名所存在的问题,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学科排名。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学科排名在显示学科的一些可比较的特征的同时,也忽视了很多本来应该加以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例如忽视了对学科内涵、外延、性质和价值的深刻认识,使得学科排名的重心有所偏移,没有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的位置,对学科多样性的忽视也成为近些年所诟病,虽不断改善,但还是不能充分反映学科的多样性。又例如,所有排名对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权重以及排名结果、影响等缺乏批判性的反思,过度强调排名的结果而忽视生产这一结果的过程。事实上,如同在大学排名中一样,学科排名的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数据定义、统计模型等等,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价值偏好。再例如,学科排名对学科与大学的关系、学科与社会的关系等缺乏必要的考察,完全将学科当成孤立的评价对象来对待,忽视了学科所赖以存在的大学组织的多样性以及大学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多样性,很少考虑在不同大学组织和社会制度文化系统下形成的学科独特性。事实上,这种不同大学和不同社会制度文化系统下所孕育形成的学科独特性才是真实的学科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地方,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学科评价和学科排名的前提假设——所有相同的学科都可以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并加以排名——是存在问题的,并且最终容易导致学科建设的同质化现象,可能威胁到学科多样性和整个的学科生态。

结 语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学科排名是可以存在的,它对于学科建设来说,也有一定的参照作用。通过比较,一个学科大概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或者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薄弱。但是,基于当前的学科排名存在的上述许多问题,大学领导者和学院师生切不可把学科排名的结果绝对化,更不能将学科排名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所追逐的目标,迷信和崇拜学科排名,那样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就各种学科排名的未来走向而言,我也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反映学科的育人特性、体现学科的多样性、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关注学科对于本土社会的贡献以及进一步公开参与评价人员的身份特征、注重绩效评价、注重学科排名的元评价等。

谢谢大家!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里瑟琦科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