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漫谈 »

复旦大学课评的实践与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漫谈2019-06-11 09:37:56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复旦大学课评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整理自主讲人在麦可思第八届春季高校管理论坛的发言,有删节。

主讲人:刘寒冰(复旦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课程质量是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对课程质量的评估是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基础,课程评估做不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就不会到位。

课评定位

坚持通识教育、专业培养与多元发展有机衔接,构建“2+X”本科生培养体系是复旦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2+X”中的“2”是指从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两方面夯实个人发展基础,“X”是指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专业进阶、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等多元发展路径。

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取得实效,学校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根据“2+X”培养体系改革要求,全面修订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二是开展第一轮本科专业评估并根据评估专家意见,系统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三是将课程评估定位为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并为此不断改进课评体系。

课评理念与实践

为什么评?

本科培养体系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改革的成效往往取决于课程建设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把课程质量评估做到位,才能做好教学质量保障,确保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取得成功。

2004年,复旦大学开始推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实现了对所有本科课程的学生评教全覆盖,这个阶段的课评更多的是出于教学管理的需要;2012年,学校在课评设计中加入了师生互动反馈功能,鼓励任课教师与学生围绕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即时的互动和交流;2015年,学校实行学生评教结果全公开制度,希望发挥课评信息对学生选课的参考价值;2016年,学校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中实施提质升级计划,开展面向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估,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2018年起,学校对课评平台进行全面改版升级,实现学生课评、督导课评与同行听课的融合互补。

评什么?

复旦大学的课评指标大体涵盖“评教师、评课程、评教与学”三个方面。在本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课评指标在这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在评估结果主要用于教学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阶段,评估指标设计更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以及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维度的评价;在评估结果主要用于推动课程建设的阶段,评估指标设计更侧重于课程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设计等;在评估结果主要用于教学改进的阶段,评估指标设计则更加侧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效果的一致性,在关注教师教学表现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收获。

课程评估指标一方面要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导向作用,促进教学改革实践。在当前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语境下,师生作为课程教学的共同体,共同对课程教学质量负责。

因此,课评设计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和评价。不仅如此,这样的课评设计,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关于学习者的信息,比如学生的选课动机、学习投入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怎么评?

复旦大学的课程评估按照评估主体可分为学生课评、督导课评和同行听课三种主要类型。其中,学生课评主要包括学生学期中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反馈和期末的终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全程学习体验;督导课评主要通过开展检查型听课,对教风、学风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对课堂教学的纪律性和规范性要求;同行听课则属于交流型听课,其目的不是评价和检查,而是鼓励教师开放课堂,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

怎么用?

目前,复旦大学的课程评估结果主要用于对院(系)的教学绩效考核,教师评奖评优、职称晋升,学生选课参考,教师教学诊断等方面。

学校将院(系)学生课评总体得分情况、同行听课参与情况等纳入本科教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引导院(系)积极开展同行听课活动,同时对学生课评得分靠后的教师和课程,采取切实措施整改提升。

在教师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等环节,学校将学生课评情况、督导评课情况等作为重要考察点纳入评选指标;学校实施学生课评信息全公开制度,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查看参考历年课评信息;每学期结束,学校会给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单独发送课程诊断报告,通过气泡图、雷达图、柱状图等可视化图表呈现课程教与学两个维度的特征,帮助任课教师在与同类课程的横向对比中,快速了解所授课程的主要质量信息,精准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

主要问题和对策

第一、不同主体的课评在保证一致性的前提下须加强互补。

面向不同主体的课评指标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在确保一致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互补。比如,学生课评更侧重学生学习体验,同行听课更多地从学术视角出发,关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督导课评的关注点则是课程的规范性要求。

不同评估主体的侧重虽然不同,但应具备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应该源自统一的教学改革理念和课程建设要求。复旦大学现有课评体系在这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如何科学地设计课评指标,实现不同主体的课程评估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是学校下一阶段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课评对教学的反哺文化尚未形成,特别是对学生的“有用性不足”

如何科学地设计课评指标,实现不同主体的课程评估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是学校下一阶段要研究解决的首要问题。

好的课程评估一定要为教师、学生、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方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才有可能形成反哺教学、促进教学的文化氛围。复旦大学虽然做了包括将课评信息提供给学生作为选课参考等尝试,但现阶段课程评估对学生的“有用性”还显不足。

相比在学校BBS上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的积极和踊跃程度,学生在教务系统里填写课评问卷的积极性和客观性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状态和表现,这直接影响了课程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何进行制度设计和文化培育,以引导学生在具有“官方背景”的课程评估中也能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乐于分享,最终实现课评生态的良性循环,也是现阶段学校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三、对课评信息与其他相关数据的关联分析尚有不足。

现阶段,学校只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范围内,为任课教师提供课程评估诊断报告,覆盖面远远不够。即便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评估,在指标的设计和解读,以及报告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等方面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课评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关联分析还有不足。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提升课评报告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实现课程质量评估、诊断和改进的小闭环运行,以此带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大闭环的有效运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麦可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