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

行动 回归 反思 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漫谈 »

怎样做好专业课的设计与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漫谈2022-01-04 10:32:00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点击数:收藏本文

新上任的老师总是有很多想法,老想写好多论文,开好多课,我当年刚毕业留校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我太太看到我那张列表简直吓一跳。这哪是说今年明年要干的事,说你20年要干的事。实际上很多事确实一时半刻干不完,但一定要有事先的规划。


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所以我这里面先说一点,如何设计组织专业课?你在开课之前,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既要了解你教研室,你所在院系对某个专业的学术要求,课程体系,同时也要了解你自己在这个框架和体系里应该做的事情,以及想要做一点小创新的地方。


所以我当年我做老师的时候,刚做老师,我的导师楼宇烈先生就跟我说,我们这个专业要开课的话,最好有四个方面的课程。他说一个你要讲一讲研究方法,比如我们做宗教研究的,宗教研究方法,这个课你要考虑一下,应该开。因为我们大学里面研究宗教和社会上信仰宗教,完全是两件事。我们有什么样的学术工具、学术理论去研究宗教问题,这实际上有很多内容,那么应该让学生知道,事实上老师更应该知道,这是一类课程,研究方法的课程。 


第二类课程,他说就是学术史的课程,我们任何一个领域,实际上都有前人的研究。那么这个研究成果在哪里?怎么样系统的把它们介绍出来。这是一门专门的课,应该要开。而且现在越来越开放。我们不光要介绍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光要介绍整个汉语世界相关学者的研究情况,还要介绍欧美、日本 其他的国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研究方法。那么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庞大的一个学术式工作。


那么我个人是觉得这种课程确实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很多学术资料还没有到位,或者说图书馆的文献保障工作,还和世界顶尖大学有差距的时候,那么老师能不能开这样的学术史课程?对人才培养来讲至关重要。


所以我觉得这个课很重要,我个人实际上花了十年时间,写了一本书,《欧美佛教学术史》。虽然这本书里面还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说实在的,十年不断的去收集材料,不断的去汇总信息。出版以后,现在我经常到外地,看到学生拿着这本书,画的满篇都是,然后拿一些有关的段落跟我讨论,到底什么意思?有些资料在哪里?还可以请教谁?所以这个书实际上成了我们这个领域研究的一个入门书目。


你一进佛教研究这个领域,你就知道在世界上大家都在干啥事?有哪些成果?有哪些人物?这样一来的话,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学术定位。所以这门课我个人是非常看重的。当年我的老师就跟我说,一定要有研究方法的课程,一定要有学术史的课程。


那么他还讲了就是说,我们北大的传统,我们北大特别重视原典的精读,就是说对于最后所有的课程都是集中在如何读好一部原典,拿我们这个专业来讲,你如何读好一部汉语的佛典?你如何读好我们中国历史上那些高僧大德写的一些著作。比如说《高僧传》,《续高僧传》,《出三藏记集》。 


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学术训练


就我们在这个行当里面,你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学术训练。 


那么这些课程是非常基础的,你必须要去开设。如果你不能开设这些课程,那么学生受到学术训练是相当有限的。所以这四个系列的课程,我是把它称之为基础课以及核心课,分成两大类。基础课重点是在讲研究方法,学术史和工具书,当然包括数据库。通过研究方法的介绍,我们就可以借势,理解不同学科,它不同的思维方式,他是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一个问题的?学宗教研究真的是从人文的角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得起来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经济学、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宗教是不是一定好的?也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有好的有不好的。那么从人文的角度来讲,可能这种不好的因素会少一点。它更多的从哲学从心理体验这些方面去讲述。那么这些方面往往更多的是讲好的方面,或者说个人有新心得有体会的方面。 


所以不同的研究视角,真的,他给我们的思维训练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一种学术训练。在开课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多元的思维方式的介绍,它往往有不同的学科背景。


在核心课和基础课这两个课程类型里面,也就具体来讲刚刚提到的研究方法、学术史、历史或思想史、原典精读这四个系列里面。那么如果你的大学,你所在的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那么四个系列都要开。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师资条件可能还相对有限,那么至少要开核心课所以我认为怎么去设计和组织专业课。


首先你这个框架要大,基础课加核心课,形成四个系列的课程体系。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应该心里清楚,在这个体系里面,我们同一个专业的老师要互相配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彼此之间还要多交流,尽可能的避免有些内容的重复。 


现在目前同学们反映比较大的就是一是讲课内容,经常重复,不同的老师总是在讲相同的或类似的内容。还有一个就是不同课里面讲课的难易程度几乎没有变化,他们称之为是很平面。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平面化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一定要有立体,要有层级,哪些是让同学们先上的课?哪些是让同学们后来学的课?层级的差异要比较清楚。所以这个我想从宏观上先讲一讲。那么在这两类课程之外,也就是说基础课和核心课之外,还有类课程,特别重要,或者说我们所有的课程最后是为第三类课程做铺垫,那就是专题课。 


那么在任何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里面,专题课往往是导师,他自己研究最擅长的领域,或者说是他在某些最有心得的领域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他如果没有心得,恐怕也就不会去开。所以这个我们称之为专题课。那么这些专题课在学校的课程体系里面,往往被列为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不同兴趣的同学进到不同的研究天地,在那些课程上,他应该找到自己的学术前沿。你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它的前沿成果在哪里?最前沿的学者在哪里?然后你怎么样去跟他们形成有效的对话?这是这些课要解决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产生他们的思想


我们是引导学生来产生他们的思想。所以这是我在设计这一类课程的时候优先考虑的。你怎么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参与进来之后有什么体现?要引导他们利用一个学期写好一篇论文,我们有很多老师反映,包括我自己,经常想书读不完,那怎么办?着急,实际上读得完读不完不是很重要。很多书注定是一个学期读不完。有的老师甚至提出来,我要上一个学年,学分不够,我想一个学年也不一定读得完,甚至于有的书如果我们讲究起来,采用会读的方式,几年都不一定读的完。 


所以这不是我们上课说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为目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兴趣,然后完成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所以我在组织这样的课程的时候,那我就会给学生一个时间表。第一堂课我一定会把跟这个领域有关的最必要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大家。然后大家有兴趣,还可以顺藤摸瓜,不断的去找到属于自己有兴趣的相关的研究成果。那么这是第一堂课,然后告诉他们,过了一个月,我们一个学期也就三个月的样子。过了一个月,你就一定要在课上提交一个想写的论文题目。


那么提交这个论文题目不是说写一句话就行了,老师我要写什么题目,那不行,写提交这个论文题目,同时就意味着你必须提交至少三百五百字的一个提要。你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心里怎么想的?要在这个提要里面要有这个想法,最后写出来内容可能跟提要很不一样,但是在你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提要,要有一个事先的设想,同时你这些设想有没有依据?那就一定要有一个相关研究成果的论著目录。 


所以这是我们在这个课上到一个月的时候,学生必须要交给老师的。那么接下来时间干什么?实际上是我们时不时的会跟同学讨论,你那个题目写的怎么样?所以一个月以后的课程,一方面是讨论原文,比如说天台宗精读,同时我们经常穿插你最近你要写论文资料搜集的怎么样?最近有什么样的想法观点?在课上做短时间的交流沟通。


那么最后在结课前的一周,要求学生把论文交给我,我的这样的一种课程的最后一周。最后一堂课。那就是这些论文的发表会。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篇幅的学术论文。然后在最后一堂课上讲述自己的观点。


那么对本科生来讲,三五千字的篇幅,我也不要求他们一定很长。5000字最多1万字,要求他们把一个观点说清楚,把相关的成果汇总起来。那么对于硕士生来讲,或博士生来讲,我就要求他们8000字左右,同样也是要求不超过1万字。有些同学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这是不允许的。因为你怎么去用有限的篇幅表达、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个能力。 


那么同时他们在口头发表的时候也规定时间不允许超过15分钟。通常也就是十分钟,用十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观点给老师和同学讲清楚。如果同学听了以后不明白,这不是同学笨,而是你讲的人口齿不清楚,或者说准备不充分,所以这些就是我们要求在专业课上让同学有足够的参与,最终要完成一篇论文。


这么多年下来,这么要求学生,我每个学期都会有几篇论文可以直接达到发表水平。那么也有一些论文再通过一定时间的修改,也都可以达到发表水平。我指的是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生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积累。但是他们往往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去找选题,该怎么去找材料,该怎么样去论证?最后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他们心里面可能还是比较清楚的。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样一种专业课的学习,我们在学啥?不仅仅是学知识。在这样的一个AI的时代或信息时代。那么我们简单的知识传授变得不那么重要,怎么样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思维方式,多元的学科背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很重要。


其次,怎么样让学生尽一切可能地参与到课程讨论,参与到学术写作,老师要尽可能的提供对他的论文指导,这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一个AI时代所不能提供的一种东西。所以我想随着知识获得的途径越来越多,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那么这里面一定要学会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够调动起来。所有的课都会上的比较沉闷,他们的收获也比较少,客观上老师的收获也会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