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对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过程设计和应用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合学习;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
作者 | 李克东、赵建华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迅速应用与发展,由此推动了教育革新,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人们在应用e-Learning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通过对e-Learning的反思,在企业培训领域中首先出现并经常使用一个词语:“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企业培训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所不同,企业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商业收益。在商业中,培训的目的主要不是要让员工更聪明,而是要通过培训让商业活动有更高收益而所投入更少。考虑到培训对象在时间与地点方面的多样性需求,企业在应用e-Learning进行培训的实践中,逐步探索把网上培训与传统培训相结合,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相结合。人们更逐步探索采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专题研讨及网上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这样,“混合学习”听起来很简单,就是把网络学习和面对面的教学结合到一起。由于当今企业培训范围如此广阔,因此,这种更有效、适应性更加灵活的术语“混合学习”就广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且,混合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的思想将对“建构主义认识深化”、对“信息传播技术(ICT)教育应用认识深化”、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认识深化”和对“对教学设计认识深化”(何克抗,2004)。因此,我们需要对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过程设计和应用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混合学习的理论基础
简单而言,混合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这种思想有重要传播学理论依据。
1.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理论
1964年,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在《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论证人类在进入电子时代的同时,对媒体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分类,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例如,无线电广播、扩音系统相当于耳朵的延伸;摄影机、摄像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听觉的延伸;录像机、录音机的信息存储功能、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功能相当于人脑部分的延伸等。“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这一性质,给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媒体的延伸,扩大和提高了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媒体的延伸,打破了感官的平衡,可使某一感觉器官凌驾于其他感觉器官之上。
媒体的延伸,因各种媒体的延伸方向有所不同,意味着媒体功能具有互补性,因此,任何媒体都是有所长,也有所短。媒体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但很少能够互相替代。因此,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媒体。
媒体的延伸,也促使媒体自身向深度广度发展。媒体之间的互为促进,迫使媒体不断改变形式,使“延伸”更深更广,以求生存。例如电视由模拟电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网络传输信息由超文本向超媒体、流媒体方向发展,使延伸能力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2.施兰姆(W.Schramm)的媒体选择定律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兰姆(W.Schramm,1954)[1]曾提出媒体选择定律,用来解析影响人类选择接触或使用媒体的行为的依据,定律可用方程式表达为:
这里“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制作媒体所需要的费用(设备损耗、材料费用、人员开支等)以及所付出的努力程度(难易程度、花费时间等),统称为成本。可能得到的报酬是指能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即学生通过媒体能获得多少新的知识,是否获得能力培养的效果等因素。
公式表示,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小,而可能得到的报酬越大,则媒体的预期选择的概率也就越高。
从媒体选择定律中可以得到启示: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应以提高报酬与代价之间的比值为目标。混合学习就是期待以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报酬。在设计混合学习方案时可以采用如下的途径:
(1)教学效能不变,尽量降低成本;
(2)保持成本不变,尽量提高效能;
(3)尽量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效能;
(4)成本略有提高,更大提高效能;
(5)效能略为下降,但大幅度降低成本。
二、混合学习的基本原理
混合学习形式上是在线学习(On-line)与面对面学习(Off-line)的混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或虚拟社区的混合等。Driscoll(2002)[2]曾对混合学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她认为混合学习意味着学习过程可以“是基于Web的技术(如虚拟课堂实况、协作学习、流媒体和文本)的结合(或者混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和教学技术(或者非教学技术)的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如视频、CD-ROM、基于Web的培训和电影)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学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从Driscoll对混合学习多种形式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混合学习的基本思想是:
1.混合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
混合学习基本形式是师生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欧洲进行ERP(欧洲复兴计划)[3]的应用培训时,许多公司都采用一种体现“主导—主体”教育思想的混合学习计划(图1示):项目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电话会议和一系列的见面会议来解释项目和新系统的重要性,然后让使用者通过自主在线学习方式深入了解项目和系统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在这个系统有实际的产出之前,又是面对面的会议和由管理者所进行的评价。
图1 ERP培训的混合学习模式
2.混合学习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
混合学习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即研究哪些信息传递通道更具有典型性,研究采用什么样的信息传递通道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接受知识、有利于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学习者学习通道的选择应同其学习风格相适应,这是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
对学习的传递通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具有代表性的传递通道主要包括:教室、虚拟教室、基于Web的课程、印刷品、光盘、视频、电子邮件、电话、教练与导师、电子绩效系统(EPSS)、软件模拟、在线协同、自定步调的e-Learning和知识管理通道。此外,移动和无线通道现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混合学习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技术通道,而是学习过程本身的信息传递通道。
混合学习包含了面对面和在线学习两大基本通道,但面对面又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分为基于技术或者基于参与者的,在“主导-主体”活动中可分为基于指导的和基于发现的等等。表1对混合学习模式中可能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归类。
表1 混合学习的通道导出到EXCEL
3.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混合学习是在对网络学习(e-Learning)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新理念。混合学习试图寻找既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同时又能获得最高的效率而投入最低的学习方式。混合学习的思想是通过选择“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从而调节网络学习能在最合适的地方使用,解决了速度,规模和效果的协调问题。因此,混合学习的关键是遵从施拉姆的媒体选择定律,即最小成本和最大价值率,适当地选择与组合媒体,以实现最小的可能成本和最高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在混合学习中选择适当的媒体进行“混合”呢?图2表示的是在该过程中所应考虑的问题,包括媒体开发时间、资源成本、学习应用层次、学生规模、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
图2 选择恰当媒体时所涉及到的问题
Beisin及其合作者(2003)提出一个媒体选择指南(表2所示),它可以帮助使用者根据给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媒体类型。
表2 媒体选择指南
三、混合学习的设计
Josh Bersin(2002)[4]认为混合学习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如图3所示):
图3 混合学习的基本过程
1.识别与定义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在混合学习中需要对学习需求进行识别与定义。
2.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学习计划和测量策略
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学习风格(如场依存或场独立等)、原有知识及技能结构、智力水平(IQ)等。混合学习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制定具有适应性的学习计划以及确定的测量策略。
3.根据实施混合学习的设施(环境),确定开发或选择学习内容
混合学习基本形式是面对面与在线学习的混合,基本设施通常指实现在线学习的设施,由开展混合学习的单位建设,应考虑如下问题:
(1)带宽。有些学习者不能进行远程高带宽接入,因此有些内容不能在他们的机器上运行。
(2)标准。每台电脑可能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浏览器版本和不同的插件。因此,应针对浏览器版本、插件,带宽,内存、所需的CPU速度等设置内容标准。
(3)LMS(学习管理系统)的限制。一般LMS系统的价格较高,而且使用烦琐。因此许多单位在购买时倾向于省略其中的某些功能。
(4)时间约束。如果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比较大的计划,那么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效率作保证。
(5)度量标准(Metrics)。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度量标准,那么将难以测量学习的效果。目前大多数的LMS在非定制报告系统方面仍然缺乏灵活性。
4.执行计划,跟踪过程并对结果进行测量
该过程是混合学习的最后阶段,主要是执行学习计划,跟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依据上述的过程描述,我们可以把混合学习设计分解为八个环节。这八个环节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循环过程,如图4所示,各步骤的任务分别为:
图4 混合学习的设计步骤
步骤一:确定混合学习目标。确定开展混合学习的目标。
步骤二:确定预期绩效(业绩)。确定通过混合学习应取得什么样的绩效。
步骤三:选择传递通道和媒体。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供选择的传递手段,包括学习方式与媒体,主要有在线、课堂、视频、技术支持、PDA、电子绩效支持、组合、自我指导、教师指导、协商、同步、异步和实况e-Learning;二是要考虑同传递手段有关的效能和成本因素,如存取方式、成本、教学模式、交流、用户友好、组织授权、新颖性和速度。
步骤四:学习设计。邀请课程专家、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并形成混合学习计划。
步骤五:支持策略。确定完成混合学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策略。
步骤六:计划实施的行动观察。设计在实施计划过程中需要观察记录的项目(表格)。
步骤七:学习评价。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步骤八:修订学习。根据学习评价的结果,对学习计划进行修订,然后进入下一轮学习。
四、混合学习应用模式
混合学习的模式,是指用来清晰地展示混合学习过程,明确混合学习的各个环节的一种描述方式。混合学习的模式有多种,下面主要介绍Purnima Valiathan[5]提出的技能驱动型模式、态度驱动型模式、能力驱动型模式以及Barnum和Paarmann(2002)[6]模式等四种类型的混合学习应用模式。事实上,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可以设计与形成特定的混合学习模式。
1.技能驱动模式(Skill-Driven Model)
技能驱动模式是将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
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同教师之间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论坛与自定步调的学习者进行交互。根据Masie中心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88%学习者和91%的管理者认为,在自定步调的在线培训中,培训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是有效学习的活跃的组成部分。调查结果认为,培训者(教师)监督学习进程并同学习者接触、培训者(教师)通过对在线项目工作的评价、为课程学习者建立和促进在线社区形成以及利用电子邮件或者论坛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等指导方式是获得评价最高的方式。因此可见,自定步调的学习(自主学习)同培训者的指导(教师主导)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它能有利于消除学习者的孤独感,促使学习者圆满完成自定步调的学习。
技能驱动混合模式的学习计划如表3所示。
表3 技能驱动模式的混合学习计划
2.态度驱动模式(Attitude-Driven Model)
态度驱动模式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协作学习的结合。
这种模式是通过面对面方式先把协作学习中的内容、属性以及期望成果(形成态度与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协作的有关事项向学习者交待。这种模式是要求学习者在无需冒险的环境中,利用在线协作的方式尝试学习某种新的行为。例如,进行角色的扮演并要对其绩效做出评价,或者让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论坛、网络研讨会、小组计划和利用聊天室、在线辩论等方式学会利用如何进行沟通的技能。态度驱动混合学习计划如表4所示。
表4 态度驱动模式的混合学习计划
3.能力驱动模式(Competency-Driven Model)
能力驱动模式就是学习者与专家共同活动并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互动以获取隐性知识。决策过程部分受基本事实和工作原则指导,但还需要具有通常专家才具备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能力驱动模式主要是适用于隐性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在工作中对专家的观察和同专家的交流,因此,这种模式包括学习者与专家实时共同活动,并通过在线交流工具进行交流互动,从中获取隐性知识。能力驱动混合学习计划如表5所示。
表5 能力驱动混合学习计划
4.Barnum和Paarmann模式
Barnum和Parrmann(2002)提出一个关于混合学习的模式,该模式包括四个阶段:
(1)基于Web的传输。将学习材料放到Web上,学习者根据他们的需要随时进入Web页浏览这些材料。页面上包括专家的联系信息,如果学习者遇到问题或者他们想深入探讨,可以随时联系相关专家。此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习,并且能够促进独立性和自我信心。
(2)面对面加工。尽管Web在学习材料、内容的传递过程中起的作用非常大,但是,人类之间的彼此交流仍然非常必要,它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深入理解。面对面过程不仅意味着坐在某处听某人讲话,它应该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3)形成一定的产品。仅建构知识并不充分,还需要在分享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定的、有形的产品。通常包括三条途径:首先在有教师指导的面对面期间之后,学生们应该将有关学习心得、作业、练习等记录下来,并将初稿同教师、辅导者、学习伙伴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它将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发布写作纲要,供小组成员和教师观看,并相互之间进行反馈(如进行评论等)。最后,完成作业的最后版本,并将其发布在网页上、发送给教师以及同学。
(4)协作扩展学习。学生们组成一定小组,通常每组包括为2~3人。这些小组保持每个月聚集一次,时间为1~2个小时,以分享彼此的经历、感想与心得。其他时间小组成员通过电子邮件、网络学习社区保持联系。
五、结论
混合学习是在对e-Learning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术语,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从其含义而言,它又确实存在了很长时间。它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混合学习本质着眼于信息传递通道的选择上,关注的是如何依据低投入、高效能的原则选择信息通道。混合学习基本形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课堂教学)的结合,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但它不是两种形式的简单组合,而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同时通过“混合”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混合学习可以说是一个学习理念的回归,又是一个发展,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它不再是片面强调网络学习环境的应用而忽视课堂教学,不再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片面强调建构主义理论而忽视其他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再是片面强调网上资源的利用而忽视音像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的利用,因此,从“回归”这层含义上来讲,混合学习既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这些思想对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对绩效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W.Schramm.Processandeffectsofmasscommunication[Z],19.(1954).[2]Driscoll,M.Blendedlearning:Let‘sgetbeyondthehype.LearningandTraininglnnovations[Z].(2002).
[3]JoshBersin.Blendedlearning:whatworks?[DB/OL]www.bersin.com.(2003).[4]PurnimaValiathan.BlendedLearningModels,[DB/OL]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2002).[5]Barnum,C.,&Paarmann,W.Bringingintroductiontotheteacher:Ablendedlearningmodel[J]T.H.EJournal,30(2),5664.(2002).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号:DYA010411)“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应用”资助。